信息泄露严重的今天,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

发布于 2020-06-14  2.18k 次阅读


本文于 2023年8月28日 11:41 更新,注意查看最新内容

前言

最近在朋友的引荐下,有幸获得了一个“方法”,也真是因为这个“方法”,我开始意识到如今的互联网,信息泄露到底有多么的严重。

早年因为喜欢倒腾些新鲜的东西,也接触了不少有的没的奇技淫巧,一般的东西很难入眼。


以上,写于2019年11月24日,后来因为时间问题,一直搁浅。

再后来,微博5亿数据泄露,在验证自己微博账号时,意外的发现,自己账号也泄露了。

但因为懒,又一直没动。

建议

1、个人保护意识的增强

我觉得这是保护个人隐私的根本,如果没有养成这方面的意识,无论知道再多的技巧和方法,都会无济于事。

2、账号体系&密码体系的分级

首先根据平台大小,进行分级:

S类:中国大陆银行(中央银行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等)

A类:BAT(百度、阿里、腾讯)

B类:知名企业(京东、网易、美团、字节等)

C类:其他企业、团队、个人

D类:体验

分级的根本在于避免所有平台使用同一个密码,以防某一个平台泄露,导致其他所有平台都泄露。

接下来说说具体如何操作:

S类:银行旗下产品,跟金钱挂钩,需要谨慎设置相关信息,例如不与其他任何平台相同的密码

即使随意设置,也无妨,任何一家银行都有相对来说,比较完善的风控系统,一旦检测交易异常,即需要进行生物认证

A类:国内互联网三大巨头,旗下互联网产品无数,可以使用相关标识+固定字符串的形式设置不一样的密码。

B类:参考A类。

C类:随机密码

D类:

根据注册需要,如注册时需要验证相关凭证,可使用临时邮箱或者临时手机号,再加上随机密码

如任何验证都不需要,建议输入任意邮箱以及弱密码(123456)。

建议将D类注册信息放于常用平台的在线记事本中,以防之后需要。

3、日常生活的自我保护

1)丢弃快递盒时,撕下快递单,或者涂抹个人信息。

2)薅羊毛不上小平台的实名车

3)待补充

后话

互联网时代,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在失去着隐私


这短短的一生,我们最终都会失去。